copy by BoF BoF時裝商業評論

相較於以往任何時候,現在企業如要在未來的激盪中找出一條發展路線,就更需要能夠適應自身所處的環境,並根據情況靈活做出反應。
英國倫敦——時尚行業即將迎來令人擔憂的一年。宏觀經濟環境極具挑戰,而時尚企業會意識到,要創造價值,要么途徑不明確,要么需要依靠難以接受的投入水平來實現這一點。
這種不確定性自然也反應在BoF聯合麥肯錫進行的年度行業高管調查中。令人驚訝的是,僅有9%的受訪者認為行業狀況會在2020年有所改善,而去年持這種觀點的受訪者佔49%。“挑戰”、“不確定”和“顛覆性”是受訪者描述行業環境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相較之下,去年的“變化”、“數字”和“快速”等詞彙則更為中性。

我們還向受訪者詢問了三個問題,以探究他們的個人所關注的最重要問題:在去年的《全球時尚業態報告》所預測的趨勢中,哪三樣對他們今天的業務產生了最顯著的影響;他們認為時尚行業未來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以及他們眼中2020年最大的機遇是什麼?他們的回答呈現出部分一致的趨勢。
可持續發展則首次成為時尚行業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受訪者們同時也認為它是行業最重要的機遇之一。“反抗滅絕”( Extinction Rebellion)運動的興起以及Greta Thunberg動員她那一整代人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都使得可持續發展變得更加重要。
去年,我們預測到在這個領域將出現獨角獸企業。而實際上,Rent the Runway和StockX的估值都在2019年早些時候突破了10億美元,與The RealReal並肩,而後者則於2019年上市。
除了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以外,我們的調查對象提出,2020年時尚行業的第三大機遇在於創新。考慮到應對這類挑戰所需的投資,中小型企業會對未來的形勢感到十分擔憂。
我們總結出的影響時尚行業2020年發展的十大主要趨勢,相較於前幾年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風險也更為緊迫和嚴峻。顯而易見的是,相較於以往任何時候,現在企業如要在未來的激盪中找出一條發展路線,就更需要能夠適應自身所處的環境,並根據情況靈活做出反應。最優秀的贏家仍將保持行業主導地位,而其他企業將不得不加倍努力,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以下十大主題將決定2020年時尚議程的走向。
保持高度戒備
由於不斷加劇的潛在動盪可能會擾亂發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之間的關係,因此我們建議企業在未來的一年繼續保持謹慎。經濟衰退風險指標正促使各個行業的企業製定應對其他宏觀風險(如地緣政治不穩定、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等)的彈性策略和計劃。
中國之外的機遇
中國將繼續提供令人期待的發展機遇並在全球時尚行業中發揮主導作用。但事實表明,開拓龐大的中國市場的難度比一些品牌所預期的要更高。隨著一些成功的企業變得過度依賴中國市場,另一些企業則舉步維艱。時尚企業應考慮向其他高增長地區擴張以分散風險。
新一代社交媒體
傳統的互動模式在成熟的社交媒體平台上舉步維艱,時尚企業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戰略並找出能收穫最大化營銷支出回報的方法。吸引眼球的內容將是問題的關鍵,將這類內容部署在每個市場中合適的平台上,使用有說服力的行動號召,並儘可能地實現與支付的無縫連接。
佈局社區銷售
消費者對便捷性和即時性的需求,正促使零售商用更小的實體店來補充現有的實體銷售網絡,以隨時隨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減少用戶旅程中可能出現的摩擦。成功的模式需要在主要購物中心之外的郊區或社區提供店內體驗及本地化產品組合。
可持續性優先
全球時尚行業是一個極度耗費能源、污染和浪費現象嚴重的產業。儘管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時尚界目前尚未能認真擔負起其環境責任。2020年,時尚企業需要直面消費者對轉型變革的需求,同時擯棄陳詞濫調以及用作廣告宣傳的辭藻,轉而採取有意義的行動並遵守監管規定。
迎接材料革命
時尚品牌正在探索現在的標準材料的替代品,其中的主要參與者正重點關注更具可持續性的替代材料,包括在近期重回人們視線、重新設計的舊熱門材料以及兼具美感和功能性的高科技材料等。我們預計,相關研發將越來越注重材料科學,以實現新型的纖維、紡織品、織物後整理工藝以及其他創新材料的的大規模使用。
擁抱包容文化
消費者和員工正越來越多地給時尚企業施壓,要求它們積極倡導多樣化和包容性。將會有更多的公司將多樣化和包容性列為更重要的優先目標,將這兩種理念融入整個企業組織並聘用專注這類理念的領導角色。而人們也會越來越多地監督時尚公司的相關舉措是否足夠誠意以及能否取得成效。
直面跨國挑戰
隨著製造商和中小企業開始擺脫其傳統角色並直接面向全球的消費者銷售產品,老牌時尚品牌和零售商將面臨來自亞洲的新對手帶來的日益激烈的競爭。根據預計,部分來自亞洲供應鏈中、迄今仍不知名的企業將引領一場更為激烈的競爭。這類企業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平台進行熱門單品的設計,其售價對於消費者而言也相對易於承受。
樹立非常規慣例
傳統的貿易展會必須接受新的角色並調整目標觀眾群體,以應對直面消費者活動的增加、更短的時尚週期以及數字化等現象。為了使自身更加與眾不同,甚至僅是為了生存,將會有更多的貿易展選擇增加企業對消費者(B2C)模式或推出新的服務和體驗,以改善同傳統企業間電子商務模式( B2B)受眾之間的關係。
數字化重新校準
數字時尚公司的估值已達到了驚人的水平。儘管有大量備受矚目的上市公司和私人公司都成為了獨角獸企業,但投資者的情緒正在走低。從在線的單一業務零售商和交易平台,到直面消費者的品牌和其他數字優先商業模式,投資者對部分數字化企業盈利之路的擔憂情緒正不斷增長。
Comentarios